机械网-电力改革与市场化建设进入深水区 国际化为企业提供广阔空间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109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行";1035"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1年。我国电力发展也进入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关键时期,电力供需多元化格局愈来愈清晰,电力结构低碳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电力系统智能化特点愈来愈突出。
展望未来,要延续推动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着力解决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清洁能源消纳、煤电企业经营困难及保障清洁发展能力弱、核电发展停滞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加快推动电力改革,扩大电力市场化电量比重,延续推动电力发展质量变革、效力变革和动力变革,努力实现电力行业安稳健康可延续发展。
推动变革应对挑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增进电力工业继续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系统转型,就要应对电力发展进程中的1系列挑战:1是电源与电网、交换与直流、煤电与清洁能源发展不调和的问题仍然存在;2是电源结构调剂、电力市场建设、资源利用效力不充分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弃水、弃风、弃光"问题仍然严峻,弃核时有产生;3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情势严峻,电煤价格延续高位大幅推高煤电企业发电本钱,下调拉低发电企业收入,可再生能源补贴不到位加重企业财务本钱负担,环保本钱投入及运维没法通过电价疏导;4是遭到集中投产,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的影响,电力系统形态及运行特性产生重大变化,电力安全生产压力增大。
杨昆表示,2018年电力发展需要加快3个新变革,即:加快推动电力发展质量变革。要继续推动防范和化解煤电多余产能,着力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进1步完善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运行效力和安全可靠性。加快推动电力发展效力变革。应深入推动电力全链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电力市场化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与政策体系,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鼓励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构成机制。加快推动电力发展动力变革。要加快重点技术与设备创新,积极培养发展新动能,不断推动电力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
电力结构清洁化调剂步伐加快
能源电力行业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是能源电力行业的历史性重担,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持。但从当前电力发展改革现状看,还存在很大差距,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情势和挑战。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严峻考验。随着我国电力快速发展和延续转型升级,大电网不断延伸、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大容量高参数发机电组不断增多白癜风哪些项目可以医保报销,新能源发电大范围集中并网,电力系统形态及运行特性日益复杂,特别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利用带来的非传统隐患增多,对系统支持能力、转移能力、调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考验。另外,各类自然灾害频发,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任务更加艰巨,产生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
清洁能源消纳问题仍然突出。2017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通过综合施策头部白癜风治疗的方法,弃风、弃光率有所降落,云南、4川弃水电量有所减少,辽宁、福建核电限电情况有所减缓,但并没有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清洁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仍然突出,如发展调和性不够、系统灵活性不足致使调峰困难、输电通道建设不匹配致使大范围消纳受限、水电流域兼顾计划和管理较为薄弱、新能源本身存在技术束缚、需求侧潜力发挥不够、市场机制不完善、政策措施有局限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煤电企业经营困难,保障煤电清洁发展能力较弱。在未来2310年内,煤电在清洁发展的基础上,仍将发挥基础性和灵活性电源作用,还是为电力系统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能源情势。但2016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供需延续紧张,据调研测算,2017年5大发电团体到场标煤单价比上年上涨34%,致使电煤采购本钱比上年提高920亿元左右;全国煤电行业因电煤价格上涨致使电煤采购本钱提高2000亿元左右,致使煤电行业大面积亏损。煤电长时间经营困难乃至亏损,不利于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也极大削弱了煤电清洁发展的能力,煤电清洁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核电建设发展停滞。已连续两年没有核准新的核电项目(除示范快堆项目外),核电投资范围也连续两年降落,在建范围减少到2017年底的2289万千瓦,核电发展进度明显慢于《国家电力发展";1035"计划》,可能会影响国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完成。
未来,电力发展清洁化、智能化、国际化、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1方面,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明显提高,我国生态和环境束缚延续趋紧,电力结构清洁化调剂步伐必须进1步加快。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将到达39%。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增长量将超过欧洲和美国的总和。同时,电力系统智能化是清洁绿色安全高效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实现集中和散布式并举,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协同,增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响应水平,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成为必定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信息技术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深度融会,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等领域技术实现快速突破,散布式智能供应系统将得到广泛利用。
电力改革与市场化建设进入深水区
两年多来,电力改革全面推动、成效显著,接下来的电力改革将逐渐进入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深水区。综合体现在:
1是政策多门、地方各异。致使各类试点在具体落实进程中,中央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电力企业与社会之间调和难度大,规则不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各地各异。
2是跨省区交易存在壁垒障碍。市场交易体系不健全、品种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制约清洁能源跨区交易与消纳范围,难以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优势。
3是电价体系有待完善。当前电力上游至电力各产业链乃至用户侧价格仍以计划调控为主导,缺少公道的市场化疏导机制,致使发电企业特别是煤电企业的公道利润空间被肆意挤压,输配电本钱归集和电价交叉补贴没有科学化的监审标准,电网和社会企业投资增量配电网积极性受挫,行业可延续发展能力减弱。
4是支持增量配电业务试点的相干政策规范和发展计划缺少、相干法规不清晰,配电存量与增量的区域划分与建设发展困难重重,投资效益不肯定,安全运营风险加大。
国际化为企业提供广阔空间
能源电力领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重要阵地,国家实行";走出去"及";1带1路"建设,中国能源电力海外投资建设项目延续增加,全方位、多领域电力对外开放格局更加明晰。
";1带1路"倡议加强国际间的电力合作,增进我国的特高压输电和核电、火电乃至水电走出去,带动了相干的装备、相干的产业走出去。";1带1路"倡议为电力行业传统海外业务升级提供了新契机,增大了中资电力企业投资机会;为我国电力设备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绿色‘1带1路’"理念更有益于发挥我国3代核电和风、光等清洁能源的技术与标准的相对优势。
杨昆表示,过去10年,强劲的电力需求为电力行业的扩大提供了有益的外部环境,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环保压力的逐步增大、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推动,电力供需情势产生逆转、传统电力结构遭到挑战、电力商业模式不断创新,1味地寻求范围扩大已不再适用于我国当下电力行业发展趋势。虽然走在转型前列的德国和美国采取的转型策略不完全相同小腿上有白癜风,但推动清洁能源利用,优化电力结构,适时转变发展思路是普遍选择。我国电力企业必须根据电力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企业战略调剂,积极展开公道的战略布局,在电力结构和市场改革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更加平缓稳健的过渡到电力行业发展新阶段。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电力改革与市场化建设进入深水区国际化为企业提供广阔空间